第248章
节奏改得越来越快剧情尽量新颖的《长生咒》作为男女皆宜的玄幻、仙侠群像剧,除去个别瑕疵内容,整体质量是高的,配上徐承熹的拍攝、运镜,以及包括她在内的不少优秀演员的出色演技,质量又高了点。
别的不说,就现在流行绿棚拍摄的做派,有几个剧組能做到去美洲五A级景区取材,又花大价钱来蘇州园林拍。
黄璐君能理解对《长生咒》剧本的不滿、挑剔。“她之前拍摄的本子都是拿了電影大奖的,最次的《白云》都别具一格,自然挑三拣四。”
“也对。”正是因为徐承熹挑剔得令人发指,才出了佳作,西西心想,可他们作为打工人,被她反复退稿,折磨,相当累,觀眾可能覺得这样好,是精益求精。
是好啊,作品好了觀眾受益,可当觀众若是站在他们的位置,就知道徐承熹有多龟毛,多反复无常,今天改了好的剧情,明天就会因为一句台词,她突然覺得不怎么样,马上改,牵一发动全身,整段剧情都要跟着改,她认为改得不好,不够新颖独到,又改。
没有一个甲方比她难伺候。可若说他们服不服她,那肯定是服的,无论男女,都服,所以心里再埋怨,都要老实听她的。
明明是拍过无数遍的苏州园林,在她的镜头下,‘你是姑苏檐下雨,亦是人间惊鸿客’具象化。谁敢信头脑空空没有气质的王学东,真的变成了温文贵气独树一帜的江南侠客严如玉,骤雨初歇,碧水蓝天,亭台楼阁,白渺环青瓦,他手执玉箫,落霞回首映他青衫,监视器里的画面,无需后期,就已经是顶尖的电影质感。
“卡!”徐承熹不滿,眼望王学东,“你怎么还是不会走路?”
其余人无奈之余好笑。说王学东不会走路,是说他不会像严如玉那样走路。事实上王学东最近的仪态、站姿、走姿、台词等在徐承熹的调教下都有了质的飞跃,可徐承熹仅仅是一个画面不满意,就喊卡。“还有,别耍帅,我发现你总会不经意地耍帅,从眼神、嘴部动作、身板、双足,抻着什么似的觉得自己非常帅,自然点,内心深處别总想着帅不帅,好吗?”
众人笑声变大。王学东尴尬得扶额。他从小被人夸着外貌长大,进了娱乐圈,夸他的人更多,就习惯性臭美。
“另外,群演老师们——”徐承熹望向一众经过严如玉的路人甲乙丙丁,“虽然镜头只是从你们身上一晃而过,但是你们的表情要恰到好處,符合你们演的角色,我已经说过很多遍了。”
她拍任何一场人物多的群戏,都不会错过每一个角色包括路人甲的神态,以此制造画面的流动感,给观众制造真实性。众人表示好的。
“孟老师再教教他。”孟老师是教仪态的老师,徐承熹吩咐她全程跟组,随时纠正演员们方方面面的肢体语言细节。
孟老师领命照做。
徐承熹又吩咐编剧改剧本,不能懈怠,偷闲。时间很紧张。“我花钱请你们跟组,不是让你们交出泛泛之作的。”
编剧们表示知道了。虽然心里发牢骚徐承熹挑三嫌四,可不得不说,她给出的酬劳不低。
《长生咒》里有一段剧情出现过火山,为了逼真,以及达到人景合一的效果,徐承熹选定了印度尼西亚一座蓝色岩浆火山作场地拍摄,携所有演员不远万里前往场地。
这里有一座硫磺矿,遍布工人,不远處的火山岩浆之所以会呈现出美丽又诡异的蓝色,并非岩浆本身是蓝色,而是燃烧的硫磺会散发出蓝色光线,这也就使得,这一带的空气具有毒性。
一切都是那么的合理又诡异,为了拍摄出内容的奇幻性,徐承熹又要求一众编剧根据现场实地改这一段剧情,直至她满意。
花了两周时间,她终于满意了这段火山岩大战的高潮之一,连带着对《长生咒》的整个文本都有了点信心,不分昼夜春节都不过了拍这段戏,之后收拾一番前往柏林。
这次柏林电影节为期10天,2月12日~22日。除夕是16日,春节17日,全剧组的人除非家里有重大的事,都不回去,留下拍剧。
徐承熹公司的工作人员也不回老家过年,留在公司加班,《上和下》已经于大年初一也就是18日正式上映,事务繁重。
徐承熹携《上和下》的主创去柏林当天,是19日。
与《上和下》同期上映的还有吴经、谢x锋、李连x主演的《镖人》,以及张x谋执导的《满江红2》,沈x主演的科幻人喜剧《疯狂外星人2》,贾x、张小x、杨z主演的励志成长剧《转念花开》,雷xx、马x、周x主演的《年夜犯》,竞爭相当激烈。
上映首日,《上和下》的票房排第三,虽非第一,徐承熹又是初来乍到内娱的导演,可有戛纳金棕榈奖加持,宣传到位,票房表现强劲,2.92亿,且交口称誉——
“徐承熹可以靠这部电影一直吃饭,冲这片子她再怎么样我都不会骂她。”
“这部片子可以拿奥斯卡了,因为质量超级突出,and根据去年奥斯卡获奖的片子来看,其他片子八成不怎么样。”
“题材并不新鲜,私以为内容比不上《霸王别姬》,但导演技术视听语言已经到了目前世界顶尖的水平。”
“时代的悲歌,身处这个经济膨胀又下行的社会,人生无所幸免,处处是人性的丑陋,又会意外收获人性的光辉与美好,在电影院笑着笑着就哭了出来。”
“感觉每个人都能在这部电影里看到自己,我是那个不起眼的开锁匠。”
“除了俩主角,还特别喜欢洪秋叶演的惠芬,胆大泼辣有点贪小便宜又慈爱的东北老娘们,好的电影就是出场几分钟的配角有血有肉让人印象深刻。”
“感觉徐承熹把自己遇到的上流社会人士和老百姓都拍了进去,好搞笑好讽刺好悲哀好乐观。”
“给它打五星是因为只
有五颗星。”
“相同题材的片子,徐承熹能拍出不一样的内容。”
“告诉我不是我一个人喜欢罗书记。”
“徐承熹的电影一直有种清新飘逸又厚重的气息,非常佩服她独特的构图与光影,别人模仿只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说实话,徐承熹黄少敏沈岩已经证明了,
内娱从导演到演员都该换血了。”
“……”
靠着自来水口碑,便是竞爭团队下黑水都不妨碍《上和下》的票房边际增长效益。
徐承熹人在柏林,一边操心《上和下》是否摘得桂冠,一边忧心《上和下》在国内的票房。
《上和下》的文本,至少五年内都少有,若是此次不成功,日后她就难以再遇机缘。
此次提名柏林金熊奖的片子中,《上和下》与《我是谁》评分最高,竞争得最激烈,
《我是谁》是部英国片子,讲述的是跨性别者所处的社会,它是一个奇特的世界,但同时也具有启发性,一方面,跨性别者与普通人相隔甚远,另一方又身处同一个世界,在社会上,尤其现今,人们对跨性别者存在先入为主的偏见,但这些观念与事实并不符。
观展这两天,徐承熹细细看了这片子,觉得很好,好的地方在于,导演也没给出跨性别者如何与社会、普通人共存的真正答案,也没有指责哪一群体错了,一些东西它就是客观存在,让人无可奈何,背后透露的本质原因,是现今这个迷乱又焦躁的社会造成的。
电影节的观影者看了这片子,对其褒贬不一,不少人认为这太政治正确了,跨性别者LGBT能不能远离电影圈,前两年巴黎奥运会在全球闹了个大的,现在又来强|奸普通人的视线,当评委会主席克里斯丁图尔特现身,舆论再度掀起一阵高潮,网友议论纷纷——
“她去干什么?她有什么作品?拍了这么多年的戏就只一部玛丽苏剧《暮光之城》拿得出手。”
“柏林电影节不会是看她是同性恋就邀请她吧,真是疯了。”
“一个敢邀请,一个敢答应。”
“这个世界越来越颠了。”
虽然很巅,但大家都知道结果也越巅才正常。
青鸾说这次的评审团,有一个同性恋,有一个双性恋,外加一个克里斯丁。评委整体公正,但架不住有个人偏好,一个人就能影响评审结果。
雨霏道:“《上和下》的剧情内容,包括视听语都最突出,我可不相信他们看不出来。”
是看得出来。《上和下》的商业性相较重,青鸾心想,按照以往三大电影节的获奖情况来看,即便有的片子被诟病不如xxxx,可本身质量过硬,能让大部分人信服,也就是说几部片子竞争,如果差距不大,到最后看的就是评委的审美偏好,以及人情世故。另外,三大国际电影节中,《上和下》既已拿了戛纳的金棕榈,另外俩电影节给它发颁最高奖项的概率就会削减。
《上和下》面临的外忧徐承熹自然知道,随着正式颁奖时间的逼近,众人入场,在嘉宾席坐下,她手心都罕见得发了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