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536节
陪着他一起熬夜的毛岸英揉了揉眼睛,从兜里掏出一块代可可脂巧克力递了过去。
“彭德怀,大年三十了。”
彭德怀抬起手表一看,时针已经迈过了午夜十二点。
今天已经是中国人的除夕了。
他笑着接过毛岸英递过来的巧克力,说道:“不知不觉就已经一年了啊。”
“是啊。”毛岸英也忍不住叹了口气,在朝鲜半岛这差不多一年的时间里,他和志愿军战友们都经历太多了。
别看现在这个时空在战场上志愿军占尽优势,并且没有了第四次战役的大溃败。
但是志愿军的牺牲人数一点都不少,已经有好几万的战士长眠于朝鲜半岛,再也不能回故乡和家人团聚了。
毛岸英还是个有些心软的人,想到春节,他先想到的就是那些再也回不去家园故土的战士。
“李部长提议,我们把志愿军战士的遗骸火化后送回国内。虽然我们马列当不讲究封建迷信,但是人虽死,却要把他们的魂送回家,为了他们的家人。”毛岸英自己也掏出一块巧克力吃着。
彭德怀点点头,随后说到:“死去的战士们魂归故里,这是我们中国人千百年来最基本的夙愿。但是我们不能只记得死去的战士,还有万千活着的战士。”
“春节的后勤保障工作要做好。”
毛岸英是绘图参谋和作战参谋,但是因为人很机灵。所以志司内的很多杂事都是他来处理。更具体一点来说,毛岸英的职责还兼任着是彭德怀的秘书。
所以毛岸英开口说道:“相关的后勤补给,特别是特需会餐罐头已经送到前线去了。”
“好。”彭德怀点点头:“死者已矣,我们要对生者负责。中央的任务交代下来,52年我们在朝鲜半岛的工作是把美军在这拖死,让美军无力管辖日本。争取给日本赤军发展壮大的机会。”
“等到什么时候美国佬真的离开了东北亚,咱们中国才算是真的能喘一口气了。那时候咱们才能真的松口气过个开心年。”
毛岸英看着彭德怀,他心中忍不住微微叹口气,想必自己远在北京的父亲也是如此,根本提不起什么过年的性质吧。
他拍拍脸,普通人可以过春节,但是他不行,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
清晨六点,安东火车站内人山人海。
今天是大年三十了,其实很多单位今天都放假了,最晚的也是下午放假。大年三十就是要过年了。
今天没什么人想要工作的,就算是在工作,很多人也是心不在焉的。
但是今天安东火车站内却有很多工作人员自愿来工作,甚至是主动加班。
不仅仅是他们,火车站的月台两侧还聚集着许多从前线退下来修正的部队以及因为受了重伤而回安东进行医疗的战士。
很多战士们身上还缠着绷带。
“东子,你怎么来了?”一名胳膊上缠着绷带的战士对着一旁的拄着拐杖少了一条腿的战士问道:“医生不是说让你好好休息吗?”
名叫东子的战士道:“我听到了消息,能休息吗?老班长要回来了,我要送他最后一程。”
“而且你不也是偷偷溜出来的吗?医生同意你出来了?”
那名胳膊有伤的战士嘿嘿一笑,没有言语。
而火车站外,有越来越多的志愿军战士涌了进来。
“同志们,同志们。你们别再进来了,人太多了!”火车站的工作人员正在尽可能的挡着准备进入火车站的志愿军战士们。
安东火车站本来就不算是特别大的站,它还是因为抗美援朝的需要才翻修扩建了一部分。
“同志们,不要往里面挤了。”火车站的站长拿着大喇叭对外喊着:“同志们,在挤就要影响到我们火车站的正常运行了。”
他的这一声喊,还是有点作用的。人群中的各级指挥员们也随即大喊道:“同志们,不要往火车站里挤了。咱们在火车站外,送咱们的战友们回家!”
“各单位注意,稍息!立正!向左向右看齐!”
伴随着各级指挥员的口令,原本有些杂乱的人群瞬间变得有序了起来。
一些早起的安东市民们就看到这样的一幕。
在各级指挥员的指挥调度下,拥挤在火车站前的几千名战士尽然有序的开始列队。
“向左转,齐步走!”
战士们在各级指挥员的带领下没有进入火车站,而是一路小跑,前往了火车铁轨的两侧。人群秘密麻麻的,如铁道旁的柏杨一般挺直。
冬日的阳光总是来的晚一点,当来自东边的第一缕霞光滑破地平线的时候,远远眺望铁道的尽头,一列火车正破风而来。
天空上四架护航的战机也远远的看见了地面上那密密麻麻如柏杨一般的志愿军战士们。
负责护航的王海呼叫总台:“总台、总台,这里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大队,我是王海,现已顺利护送列车驶入安东界内。”
总台回复:“辛苦了。你们的任务已经完成,国内的路程交给国内的空军同志们完成。”
王海远远的就看见有几架战机驶来。
因为这列火车运送的东西不一样,志愿军害怕美国佬搞一个空袭,把列车给炸了。所以在朝鲜境内一直到安东后的一段方向都是可能的危险区,都需要空军护航。
王海带着队员和交接的空军战友电台问好后,王海带着队员们在列车的上空盘旋了九圈,最后才返航。
而伴随着朝霞辉光,列车撞破晨雾。
呜~呜~呜——
三声汽笛声响彻云霄。
“全体都有!”
“脱帽!”
“敬礼!”
好像有人在下命令,好像每个人都在下这个命令。
当火车驶过安东站时,铁道两旁的战士们纷纷脱帽敬礼。铁道的工作人员,也伴随着命令一起脱帽敬礼。
在火车站内,还有一些赶着最后的班车,打算在正在月回家的旅客看着现在的一切有些发懵。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在火车站外的一些安东百姓们也不清楚这里到底在搞什么,他们都一头雾水呢。
一直到火车站的广播声响起:“安东火车站,全体工作人员,欢迎四万七千五百三十二名志愿军战士回家!”
一名正跟随着父母在月台候车的小朋友,本来就好奇怎么突然有这么多志愿军叔叔来火车站。现在他更好奇了。
“爸爸,妈妈。这火车怎么装得下四万多名志愿军叔叔呢?”孩子的眼睛里都是问号。
妈妈蹲下来,看着孩子,摸了摸他光滑的小脸。她的眼睛忽然充满泪水。
“妈妈,你怎么哭了?”孩子有些惊慌失措:“是小杰惹你生气了吗?”
“没有。”妈妈哭着笑道。
爸爸一把将小杰抱起来,他脱掉自己带着的帽子,指着火车的方向道:“小杰,给志愿军叔叔敬礼。”
小杰看了眼爸爸,他的眼睛里也全是泪水。小小的孩子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他的眼睛在阳光的折射下明亮而灵动,他学着小学里教的少先队员的敬礼方式,对着那辆黑色的大火车敬礼。他不明白为什么大火车是志愿军叔叔呢?
他看到,在他前面不远处一名断了腿的志愿军叔叔突然放声大哭。
“老班长!你回来咯!你回家哟!一路顺风哟!”
似乎是一个信号。很多人都对缓缓驶过的列车高声呐喊。
“于喜田,你龟儿子的先回家。老子打完仗回去看你,买你最爱喝的高粱酒!”
“老排长,我现在也是排长了,你看看我,我听你的话真的当上排长了!”
“杨金生,等老子伤好了回前线给你报仇!”
“连长,你回去吧!仗打完了,我给你送糍粑给你吃。就是我和你说过很多次的那种。我给你包花生糖馅的、红豆蜜枣馅的!”
“指导员,咱们连里就剩我们七个了!我们不是孬种,我们守住了阵地。美国佬没打上来,你和其他战友先回家。咱们以后一个个看你们,把战报都给你们送去!”
此起彼伏的喊声在车站响起。车站的工作人员已经不知不觉的流泪了。
很多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的老百姓现在也明白这列车里运的是什么了。他们纷纷站起来,脱掉帽子目视列车。
一位大娘喘着粗气的跑道列车的侧前方,她站在铁轨边上,从自己带的包里抽出一叠纸钱。
有人看见了她,一名志愿军的连长道:“去把那个大娘拉回来,她靠的太近了,太危险了。”
而周围的一些百姓也认出了她。
“这不是马三娘吗?”
“马三娘?干嘛的?”
“专门帮人办白事的,东北马家很有名。家传绝学铺天盖地。听说她一个侄子一个外甥都上了前线打仗。她这是来干什么了?”
就在普通人疑惑,在志愿军两名战士准备靠近她把她拉远一点的时候。马三娘把手上的纸钱漫天一撒,马家家传绝学:铺天盖地。
漫天白纸飞舞,如晴日白雪纷纷扬扬。
“日出东方西方落,亡人一去不复返!传家、习武,姨娘来送你们最后一程啦!”
……
北京。
张福睡眼朦胧的揉了揉眼睛,今天是大年三十,想着家里应该要做好吃的了。他急急忙忙的爬起来。
但是他没有听见母亲在厨房忙活的声音,也没有听见父亲吆喝自己兄弟几人起床的声音。
他只在院外听到一声声的叹息。
他揉着惺忪的眼睛走出门,只见大杂院内的大人们都聚在一起,在一个收音机前长吁短叹。
“今日第一批四万七千五百三十二名志愿军骨灰以运抵安东。”收音机里的播音员的声音没有往日那么饱满,那么热情高涨,播音员声音里似乎有些哽咽。
“今日是我们中国的大年三十,是我们中国人阖家团聚的日子。在这里我们向这批志愿军烈士们送上我们一些微不足道的祝福。”
“你们好,欢迎回家。”
第五百三十四章 道德绑架与开始
志愿军骸骨归国的消息是由中国之声广播电台全程播报的。
国之士,国之柱石。并非只有戏台上的王侯将相,也并非只有赵子龙、张翼德有万夫莫当之勇。
千千万万为国捐躯,为保境安民付出生命为代价的普通战士也是这个国家最重要的国家基石。
谱写这个国家历史的并非只有那些流芳百世的英雄,还有万千为了这个国家星火相传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