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小鲜(科举) 第303节
   
         
   
   
     一个闹不好,玩得过了火……十个太子也不顶用。
  胡靖低声问:“阁老,这……”
  董春微不可查地叹了口气,示意众人先走。
  翰林院那群毛头小子早都吓傻了,一个个面如金纸,眼巴巴看着董春等示下。
  董春见了,顿时觉得还是自家徒孙好。
  子归那小子曾单独承受过无数次风雨,年纪可比这群人小多了,却从未这般失态。
  “你们先回去吧,今日之事,一个字都不许往外说。没事。”
  不曾想,董春刚说完,就听里面天元帝勃然大怒,似乎还伴随着瓷器碎裂的声音,“你放肆!”
  翰林院众人:“……”
  这,这真的没事吗?
  这些真的是我们能听的吗?
  太子被溅起的茶水和碎瓷渣迸到脸,却眼皮不眨一下,反而膝行上前,泪流满面,“儿臣放肆,父皇只管责骂,只求父皇千万不要什么都闷在心里,伤了龙体!儿臣实在心疼,满朝文武和天下臣民也心疼……整个天下都还仰仗着父皇啊!”
  说到后面,他不禁失声痛哭。
  “你是在可怜朕?简直大胆!”
  从没有人这样直白地说出口,天元帝只觉得好像一直以来挡在身上的铠甲都被人撕扯了,颇有些恼羞成怒,当下高高扬起巴掌。
  可眼见太子声泪俱下,竟像是连性命都豁出去了,天元帝又不忍心责骂,转而将桌子拍得啪啪作响,气得眼睛都直了,“反了,简直反了!”
  董春却松了口气,也懒得跟翰林院众人解释了,反手往外摆了摆,“去吧。”
  这群后生,连孔家的、金家的都比不上。
  翰林院众人如蒙大赦,麻溜走了,内阁众人也放轻脚步往自己的屋子蹭。
  天元帝此人,情绪很少外露,如果真是盛怒,反而可能是云淡风轻,偏偏这样失态,才证明他真的开始倾泻情绪了。
  胡靖脸上也有了笑模样,“太子纯孝,乃天下之福。”
  此事风险极大,可除太子之外,还真没有更合适的人选。
  也正因为风险大,所以他们才不敢让太子去做,可如今太子偏偏主动去了……
  能侍奉这样的未来储君,他们身为朝臣也觉得安心。
  董春嗯了声,对外头正擦冷汗的胡霖招招手。
  胡霖麻溜儿上前,“阁老?”
  董春低声道:“陛下与太子父子闲话,难免动情,最好先叫太医院预备着。”
  先前陛下还坚持食素,更兼寝食不安,身体虚弱,这突然情绪上涌,可别出什么岔子才好。
  胡霖一阵后怕,“是是是,阁老到底思虑周全,奴婢这就叫人预备着……”
  说完,忙打发可靠的内侍往太医署去了。
  因太子迟迟未归,詹士府那边也是忐忑不安,尤其宋琦年纪大了,直接就吞了保心丹。
  隋青竹耿直,当下道:“若太子有失,我等必要死谏!”
  郭玉安便头痛道:“且稍安勿躁,我观陛下重情,太子仁厚,未必会如何。”
  别动不动就死谏死谏的,搞得好像陛下多么残暴一般,难怪你隋青竹分明立功,如今陛下却不大爱叫到跟前。
  这张口闭口就要死谏,谁受得了?
  又过了两个时辰,宫中各衙门开始轮流用饭,才有人递出消息来,“内情不得而知,不过听说传了太医,又让煎药,太子亲自在跟前尝药、侍奉……”
  宋琦等人便都松了口气,“好了好了!”
  此事一过,太子之位便稳如泰山!
  次日休沐,无需上朝,可各地的折子依然不停地往宫中飞。
  今日是胡靖和柳文韬轮值,看到其中一份折子后,不禁十分惊讶,斟酌片刻,还是原封不动转到御前。
  递了折子,柳文韬借口更衣来到外面,悄悄找了心腹来,如此这般说了一回,“速去报与忠义伯知晓!”
  昨日天元帝首次与太子说了真心话,情绪激动时,又吐了两口淤血出来,吓得太子不轻。
  不过稍后太医诊治过后,却道恭喜,说乃是数月来憋闷所致,如今吐出来,也就好了一大半。
  故而今日天元帝颇觉精神焕发,脑袋上虽贴着膏药,也坚持看折子,时不时跟旁边的太子说几句话,很有些其乐融融的样子。
  “嗯?”看到辽宁辰州来的急报后,天元帝先愣了下,然后竟笑了,“大捷?”
  杀敌百余人也敢称大捷?王增那厮,真是没见过世面。
  太子还未曾看过奏折,自然不明缘故,不过见天元帝发笑,便知是好事,“辰州地处边陲,如今上捷报,想必是大喜事。”
  谁知天元帝却神色古怪,又看一遍之后,不禁摇头,笑得越发厉害。
  他随手将折子丢给太子,“你看看。”
  “是。”太子起身接了,一目十行看过去,也是无限诧异。
  这,这是何等的草台班子啊!
  一个斯文胆小的知州,一个从没杀过敌的同知,一个刚杀过熊的小丫头片子,带着一群不久前还是农夫、渔夫和樵夫的笨拙厢军,杀敌百余人,缴获战马三十余匹?!
  不对,秦家的小丫头,杀熊?!
  是他知道的那种熊吗?
  除了笑,太子也不知该如何反应了。
  父子俩笑了一场,才要说话,却见胡霖匆忙而入,神色凝重,“陛下,太子殿下,不好了,忠义伯遇刺!”
  第236章 危?机?(二)
  听到的瞬间,天元帝和太子根本没反应过来。
  在他们印象中,秦放鹤为人谨慎、长袖善舞,从不肯轻易涉险,如今尚在城中,怎会轻易遇险?
  莫说他们,就连胡霖,方才听到回禀也是愣了下才回神。
  于是不必天元帝和太子出声,胡霖就又说了一遍,“工部左侍郎、忠义伯爵秦放鹤在城中遇刺!”
  “啊!”天元帝颅内突然一阵剧痛,捂着额头痛呼出声,“痛煞朕也!”
  太子顿时忙成陀螺,忙不迭叫太医,一边查看天元帝情形,一边细问胡霖经过,又要打发精通金创科的太医尽快带救命药材去为秦放鹤诊治。
  胡霖摇头,语速飞快,“奴婢也知之不详,只听说今日秦侍郎约了高学士见面……”
  今日休沐,秦放鹤约了高程吃茶说事,因天气不错,他是步行去的,沿途许多百姓主动同他打招呼,又说自家玉米长势如何,遇到何种难题,而秦放鹤每次都听得很认真,能帮忙解答的,也从来不推却。
  因玉米推广,他和周幼青在民间呼声甚高,这种情况并不罕见,甚至每到饭点,都会有热情的乡亲、店家极力邀请他去家中吃喝。
  所以最初当那个年轻人拉住秦放鹤,硬要把装满鸡蛋的篮子塞给他时,谁也没觉察出异样。
  包括当事人秦放鹤。
  但推辞两句之后,秦放鹤突然感到抓住自己右腕的那只手骤然发力,牢如铁钳,那人嘴里虽还在寒暄,可眼底却闪过戾色。
  在那一刻,本能先于理智动起来:
  意识到自己无法挣脱后,秦放鹤立刻贴着那人,猛地向左后方转去!
  几乎与此同时,对方的右手便甩开鸡蛋篮子,从袖筒内滑出一柄寒光闪闪的杀猪刀!
  太快了,一切发生的都太快了!
  下一刻,秦放鹤就觉得有什么东西自左胸口划过,一直拖到右下腹。
  若不是他反应快,这一刀便要直插心脏,神仙难救。
  耳畔似乎有细微的皮革撕裂声响起,紧接着,凉意袭来,空气中迅速弥漫开奇异的腥甜气味。
  一击不中,那人竟欲再刺,幸亏此时跟在旁边的秦山已经反应过来,大喝一声,直接扑过来,用右臂生接了这一刀!
  眼见事情败露,那人也有些慌了,拔腿就跑,结果马上就被秦猛带人按住。
  直到这会儿,附近几个百姓才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尖叫声四起!
  前世今生,秦放鹤第一次中刀,他说不清究竟是什么感受,直觉周围乱哄哄的,身上湿漉漉的,很凉。
  然后就在他低头看的同时,巨大的疼痛感袭来。
  大量鲜血顺着巨长的刀口哗哗直流,他的意志仿佛被剥离,他下意识紧紧捂住,甚至还能以一种近乎诡异的冷静观察:没有致命伤!内脏无外流,大约还有救!
  要快!
  秦山和秦猛都觉得此刻的他极其可怕,非人一般的可怕,因为在就近送往医馆的路上,被自己溅了满脸血的秦放鹤竟还能语速飞快地吩咐:“立刻消毒、止血、缝合!不要输血!告诉高程,橡胶……倭国、蒙古,一定要打下来!电,发电,电力是未来……可燃黑水,石油、天然气……”
  在这个时代,医学领域已经隐约有了输血的概念,但完全没有科学可言!
  现在他的出血量虽然大,但只要及时止血,尚有一线生机!
  可万一真搞了甚么鸡血羊血和不知谁的血硬输,就真完蛋了!
  大量失血让他头脑发晕,身体发冷,嘴唇也没了血色,渐渐没了说话的力气。
  太早了,太早了,我想做的事还没做完,还有那么多事没有做完……
  整座京城都乱了套。
  若干外国奸细听了,先是大喜:谁干的?干得好!
  旋即大惊:谁干的?!大禄该不会把这笔帐算在我国头上吧?!
  五城兵马司的几个指挥使几乎要原地炸开!
  秦放鹤!秦放鹤在光天化日之下,在人最多最热闹的京城大街上公然遇刺!
  这已经不是打五城兵马司的脸了,而是直接骑在他们头上拉屎!
  几乎是瞬间,京城十几座水陆城门悉数关闭,只许进不许出,兵马司按区划片,挨家挨户盘查。凡有可疑人员,一律带走查三代!
  稍后太子亲自带着一队太医和救命药材赶到时,那家医馆的几个大夫直接就跪下了。